5月21日傍晚,在悉尼东郊Eastgardens社区的一处儿童游乐场,一对华人夫妇的平静生活,被一群青少年彻底击碎。他们仅仅因为在公共场所说中文,就遭到至少7名青少年的围殴。妻子被推倒在地,衣服蒙住眼睛,拳头和脚如雨点般落在她的背部、头部和脸部,导致手指骨折、视力受损;丈夫试图阻拦时也被击中眼部,只能一边保护妻子一边报警求救。直到一名遛狗的路人上前干预,这场持续近两分钟的暴力才被迫中止。
那么,这些青少年为什么要对这对中国夫妇下手呢?根据知情人透露,仅仅是因为这对夫妇说了中文。这理由听起来简直荒谬至极,说自己的母语,竟然成了被殴打的原因。
有细心的网友扒出这两个 12 岁小姑娘的社交媒体账号,发现她们平时就喜欢在网上晒各种打架视频,行为十分嚣张。当地华人也反映,这伙青少年专门挑亚裔,特别是中国人下手,他们在车站、学校、公园等场所,只要看到亚裔面孔,就会肆无忌惮地攻击。他们仗着自己是青少年,澳大利亚法律对未成年人处罚相对宽松,便有恃无恐,把街头施暴当成家常便饭。
更深层的原因则与澳大利亚社会结构相关。一方面,青少年犯罪日益猖獗,但澳大利亚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较轻,14 岁以下儿童通常免于刑事责任,12 岁以上者即便定罪,也多以社区服务代替监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他们觉得自己就算犯事,也不会受到严重惩罚,从而越来越大胆。此外,部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基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很容易走上歪路。
事件背后,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当法律保护施暴者多于受害者,当种族偏见披上“青少年恶作剧”的外衣,普通人该如何自保?一位华人网友称:“不想以暴制暴,但若连散步说母语都要提心吊胆,所谓的多元文化社会还剩多少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