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通讯员 苏展/文图
金浪翻滚的五月,新野县前高庙乡张刘营村文化广场上铺满了金灿灿的麦粒,村民们正用木耙翻晒丰收的喜悦。今年夏收,村“两委”将村部前的广场划为集中晒麦区,既破解了“抢道晒粮”的老难题,更“晒”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
变“堵”为“疏”解民忧。往年夏收时节,村道变身“黄金路”,既阻碍交通又存在安全隐患。今年村“两委”提前谋划,组织党员先锋队清理广场杂物,整理出晾晒区,配备防风防雨篷布、翻晒工具。村民自主选时段、选区域,完成自家小麦的晾晒。
晒场变身文明课堂。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在晒场开办“麦穗微课堂”,利用翻晒间隙讲解防火防盗、秸秆禁烧政策。
旧俗新改见实效。村委与每户签订《文明晒粮承诺书》,组建由老干部、乡贤组成的监督队。曾经因占道晒粮引发的3起邻里纠纷彻底消失,村道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90%。
夕阳西下,村民王大姐边收麦边感慨:“往年路上晒粮提心吊胆,现在广场晒麦还能唠家常!”如今,晒满麦粒的广场不仅铺展着丰收画卷,更浸润着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