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5月14日报道,巴西正在认真考虑发行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熊猫债券” 。尽管巴西财政部尚未对此做出最终决定,但这一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全球金融界引起关注,被视作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深化与中国关系的又一重要举措。
更深层的推力来自美元霸权的裂痕。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巴西外储缩水10%,美元资产占比仍高达80.42%的巴西,急需分散风险。加之美国滥用SWIFT系统制裁俄罗斯的“前车之鉴”,卢拉直言:“拉美必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此时发行人民币债,既能绕开美元融资成本波动,又能借中国金融市场体量拓宽融资渠道——毕竟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释放出的人民币流动性正寻找新标的。
其二,巴西96%的公共债务以雷亚尔计价,美元债仅占4%,发行人民币债既能测试市场反应,又能为后续企业债铺路——正如2月发行的25亿美元主权债为巴西企业树立利率基准。
这笔债券的象征意义远超数字。若落实,巴西将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的拉美大国,其示范效应堪比沙特发行“熊猫债”——2023年沙特阿美50亿元债券引发中东国家效仿,推动人民币在伊朗石油结算中占比突破35%。巴西的抉择更可能激活“轴心辐射”效应:作为中国在拉美的最大投资对象(累计超700亿美元),巴西的铁路、港口、5G网络处处可见中国资本,而人民币债券将把基建投资与货币绑定提升到新高度。
有网友表示:“巴西在用人民币赌未来——赌中国能提供比美联储更稳定的金融锚,赌‘去美元化’不是口号而是生存刚需。” 而当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警告巴西“审视与中国合作风险”时,巴西规划部长西蒙妮·特贝特的回应更显决绝:“中国是唯一的选择。”
这场货币博弈的终局尚未可知,但巴西的试探已撕开一道裂缝。有网友戏言:“当‘熊猫’走进亚马逊雨林,美元霸权裂开了第一道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