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14 日,印度再度做出令人咋舌之举,关闭了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现场画面中,水坝下游河床裸露,景象触目惊心。这一行为并非首次,在近期印巴冲突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也再度将两国紧张关系推向风口浪尖。
而现实中的危机更触目惊心:巴基斯坦旁遮普省85%的麦田濒临绝收,全国30%的电力供应因水力中断告急,地下水超采率飙升至警戒线的30%,生态崩溃已进入倒计时。
印度此番再度关闭大坝,动机复杂。在近期冲突中印度在军事上受挫,急需在其他方面找回颜面。通过截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试图在心理上打压对手,向国内民众展示其强硬态度,挽回一些在冲突中受损的威望。
消息传出后,有网友言辞犀利地指出:“印度这是黔驴技穷了,军事上打不过,就拿水资源撒气,可这大坝能一直关着?你大坝能蓄多少水?总有蓄满的时候,不怕大坝出问题?你有本事就再别放水!”
还有网友认为:“印度关闭大坝也好,这样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关闭或者截断流向印度的河流,反制印度!” 更有网友调侃道:“印度这是又要挑起新一轮冲突啊,上次被巴基斯坦教训得还不够!”
此外,中国早已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助力巴基斯坦,减轻其对印度河的传统依赖。此前,在印巴局势紧张、印度实施 “断水” 策略时,中方曾表态将协助巴基斯坦 “优化北部高原地区的应急供水结构”,并计划加速中巴高原水电联通工程的前期建设。
中国或许还会在水利工程技术支持、建设永久性高原蓄水库、双向调节引水系统乃至跨境智能水资源调配站等方面,进一步助力巴基斯坦提升水资源自主保障能力 。
从长远看,印巴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军事冲突还是水资源争端,都没有赢家。持续的对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两国本可用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资源被大量消耗。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两国以理性、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而对于印度而言,一味地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找回 “面子”,最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损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