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猪企上半年多卖超900万头生猪!6月猪价回落,企业或打响成本战
三大猪企上半年销售超过900万头生猪,销售量显著增长,随着6月猪价的回落,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为了保持盈利,这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成本竞争将成为这些企业的重要战场。
本文来源:品途网作者:闫晓寒
今年上半年,猪价维持低位运行,6月更达到14元/公斤左右的近一年最低点。
猪价低迷也影响到部分猪企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水平,7月7日、8日,多家猪企相继发布6月销售简报。与过去5个月猪价走势相同,6月各大猪企生猪销售均价均出现同比下滑。
以生猪出栏量前三的上市猪企为例,6月,牧原股份(002714.SZ)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08元/公斤,同比下降20.59%;温氏股份(300498.SZ)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同比下降20.50%;新希望(00087.SZ)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18元/公斤,同比下降21.53%。
三家企业在6月的生猪销量均同比增长,但仅牧原股份生猪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生猪销售收入均出现同比下滑。
生猪出栏量比较靠前的5家上市猪企中,唐人神(002567.SZ)、大北农(002385.SZ)在6月的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同期天邦食品(SZ:002124)、天康生物(SZ:002100)、神农集团(SH:605296)生猪销售收入均同比下降。
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分化
将时间线拉长,今年上半年,多数猪企生猪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1-6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销售生猪数量分别为3839.4万头、1793.19万头、844.93万头。以此计算,三大头部猪企在今年上半年共销售6477.52万头生猪,相较上年同期的5545.08万头增长超过932万头。其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生猪销量均同比增长。
此外,大北农、天康生物、神农集团、唐人神在今年上半年生猪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以销量相对更高的大北农为例,当期其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销售数量累计为383.47万头,而上年同期为284.82万头。
不过,也有猪企上半年生猪销量同比下降,新希望上半年844.93万头的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的868.86万头略有下降;天邦食品今年上半年销售商品猪295.82万头,同比下降1.99%。
生猪销量的变化,一般基于猪企自身生产经营规划,比如前期对产能有所控制或销售仔猪较多等。而在自身调整下,猪企的生猪销售收入表现出现分化。
在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的8家上市猪企中,仅新希望和天康生物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其中,新希望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为120.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0.48亿元下降7.63%;天康生物生猪累计销售收入22.4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7%。
其余6家猪企上半年生猪销售收入均同比增长。增速最高的是唐人神,上半年累计生猪销售收入44.84亿元,同比上升51.99%;大北农和神农集团生猪销售收入也有较高增速,分别同比增长37.79%、29.01%;两大头部猪企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生猪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6.50%、16.46%;天邦食品商品猪虽然销量和均价略有下降,但其销售收入仍同比增长3.94%。
但如果仅看今年6月单月表现,多家猪企生猪销售收入出现较大幅度同比下降,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分别同比下降19.14%、5.40%;天邦食品同比下降15.41%;天康生物和神农集团分别同比下降19.53%、20.78%。
四季度猪价仍面临较大压力
多家猪企在6月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背后主因是当月猪价的同比下降。新希望6月销售生猪数量同比增长3.38%,但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1.53%;温氏股份同期销售生猪数量同比增长28.93%,而毛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20.50%。
实际上,自去年猪价回升并在八九月份达到高点后,猪价便开启新一轮下行通道。进入2025年,猪价稳中有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6.1元/公斤,而到6月中旬下降至14.2元/公斤。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猪价处在14元/公斤-15元/公斤区间已有较长时间。
猪企销售生猪均价也在去年8月后不断回落。以温氏股份为例,去年8月,其毛猪价格为20.45元/公斤,到当年年底降至15.89元/公斤;今年2月跌破15元,为14.96元/公斤;此后直至6月其毛猪价格均维持在14元/公斤左右。
今年上半年猪价回落,仍然与供需紧密相关。2024年生猪养殖业持续处于盈利状态,养殖户出于对未来盈利积极预期,多数开始压栏增重。
根据中邮证券研报数据,今年4月,9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均重123.67公斤,较3月增加0.9公斤,同比增长0.51%。4月生猪出栏均重已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生猪出栏体重居高不下,意味着5-6月仍有较多大猪待消化。供给增加需求薄弱,这也是前两个月猪价继续承压的重要原因。
“今年与以往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今年选择压栏增重的养殖户数量较多,上半年生猪出栏体重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泽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每年下半年生猪出栏体重较大,但今年6月甚至高于前两年冬天体重。
今年下半年,猪价仍面临较大压力。这源于去年5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带来今年生猪供应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5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3996万头,当年4季度末增长至4078万头。
去年5月以来生猪产能增加,而今年下半年正是兑现阶段,同时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数量环比增加,下半年生猪供应将有所增加。“预期下半年猪价呈季节性波动,其中7-8月为消费旺季,或有短暂回升,但随着供给增多,四季度猪价压力较大。”中邮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朱泽坤预计,今年7月中下旬,猪价仍有一定上涨空间,部分地区可能短暂回到15元/公斤水平。7月底至8月初,猪价达到高点;8月到10月猪价将震荡下行,10月或降至年内最低水平。
考验控成本能力
上半年猪价低迷,生猪养殖行业盈利能力也出现阶段性波动。
中邮证券上半年发布的多份研报显示,今年4月,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80-100元;此后猪价下滑,行业盈利不断收窄,截至5月30日当周、6月6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分别为36元左右、33元左右。截至6月13日当周,猪价震荡下滑,行业进入盈亏点附近,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3元左右。
实际上,如果以今年上半年生猪整体均价计算,虽然相比去年下半年均价降幅明显,但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波动不算大。
卓创资讯提供给时代周报记者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生猪均价为15.4元/公斤,今年上半年为14.84元/公斤,同比下降3.64%。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今年第二季度猪价虽同比下行,但出栏增长、均重抬升及成本下降或共同驱动第二季度猪企利润同比保持高增,其测算生猪板块第二季度利润或同比增长38%。
进入7月,猪价已经出现明显回升,猪企盈利水平也随之提升。中邮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截至7月4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120元左右,较上周增加69元。
朱泽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饲料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一定下降,同时国内养殖水平不断进步,整体养殖成本不断下降。“当前主流自繁自养猪企成本能保持在12元-13元/公斤之间,按成本测算,今年上半年基本所有养殖企业都处在盈利状态。”
在今年猪价或难以大幅波动,行业去产能或较难推进的情况下,成本控制能力或许将成为今年竞争重点。当前饲料成本下降已告一段落,养殖成本的下降将更依赖于企业的养殖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7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就下半年降本目标以及应对猪价低迷策略等问题联系相关猪企,截至目前牧原股份方面暂未回复,温氏股份及新希望方面表示不便回应。